中消协发布“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”:“价格刺客”位居首位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(记者 刘亮)中国消费者协会(简称中消协)30日发布“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”。“价格刺客”消费现象位居此次舆情热点榜首。
2023年新春伊始,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相关舆情机构,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,梳理出“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”。这些舆情热点包括:
“价格刺客”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;“科技与狠活”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;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“求美”消费需求释放;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;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;“菜刀不能拍蒜”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;电商平台“保价”服务被指“套路”消费者;“密室逃脱”“剧本杀”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;知网涉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;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。
其中,“价格刺客”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,话题社会影响力达94.2,位居热点榜单首位。中消协分析指出,2022年“雪糕刺客”“水果刺客”“文具刺客”等词出现,反映出消费者对一些价格虚高的“普通商品”的讽刺,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现实生活中存在未明码标价、计量单位不统一、价签不规范等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满情绪。舆论认为,“价格刺客”就是利用不规范标价等各种手段,将一些高价商品伪装成普通商品,从而“套路”消费者买单,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价格欺诈行为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此外,舆情热点还显示,“科技与狠活”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,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“求美”消费需求释放,分别位列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。
中消协称,希望通过发布舆情热点,引起社会各界对消费维权问题的关注,以促进各方更好地提振消费信心、释放消费活力,助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。(完)
中柬警方合作抓获9名诈骗集团幕后组织者 查明涉案金额上亿元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(记者 郭超凯)记者11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,近日,中国公安机关与柬埔寨警方积极开展警务合作,成功抓获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幕后组织者,查明涉案金额上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“拔钉”行动取得重要成果。
近年来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,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在境外搭建窝点,大肆对中国国内民众实施诈骗。2022年6月以来,中国最高法、最高检、公安部等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“拔钉”行动,严厉打击惩处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。
公安机关侦查发现,多起被骗损失超过千万元案件的诈骗窝点设在柬埔寨,公安部将其幕后组织者列为“拔钉”行动缉捕对象,牵头成立专案组,组织河北、山西、福建、河南、贵州等地公安机关加大侦查力度。
在中柬执法合作协调办公室和驻柬使馆警务联络官的指导下,中国公安机关与柬埔寨警方通力合作,掌握了该诈骗犯罪集团的大量犯罪证据,柬埔寨警方先后将9名目标对象成功抓获,并于近日移交中方。另有十余名犯罪嫌疑人主动回国投案自首,目前已成功到案24名犯罪嫌疑人。
据悉,自“拔钉”行动部署以来,公安部先后将490余名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列为“拔钉”缉捕对象。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强化侦查研判,积极开展国际警务合作,已成功到案240余名缉捕对象,取得显著战果。部分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诉。(完)